心道法师于广东深圳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开幕式发表演说
2013年10月24日受邀前往深圳参加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来自两岸四地学者以及三乘佛教长老一同参与这场佛教交流盛会,为佛教的承先启后贡献各自的经验与心力。晚上的「万众普佛供灯祈福大典」,十九位教界长老大德带领现场近万名的信众一起为护国息灾诚心祝祷,现场也迎请了本焕长老的法舍利供大众瞻仰礼拜,缅怀老和尚为佛教的贡献与付出。
尊敬的诸山长老、菩萨大德们,阿弥陀佛!
今日难得与会,共聚一堂探讨佛教的今日与未来!宗风论坛最可贵在于跨越学术的高深门坎,有着一份直探本心的用心,今天全球化发展的混沌中,佛法确实有指引方向、照明人生的作用。佛弟子就是以佛法来关怀众生,转换生命出离迷惑,活出正觉的生命。所以,我今天
要来分享「人生佛教」的一份体悟。太虚大师所谓「人生佛教」的目的,即是「人间改善、后世胜进、生死解脱、法界圆明」。而印顺导师在厘清「人生佛教」时更倡导「人间佛教」,东初老人认为人生佛教的本质是「伦理、道德、正觉」,接着圣严法师提出「人间佛教」在「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星云大师以「人间性、生活性、利他性、喜乐性、时代性、普济性」等作为人间佛教的六大特性,引领当代的方向。可见佛教都是为了利乐有情、行菩萨道而发心。
当我们在人间修行时,强调改善人间、造福社会、和谐世界的「人间性」,都要本着「出离心」动机,都要究明己事、不忘失菩提心来精进,避免偏于不究竟的「人天乘」才是究竟的「解脱道」。这样才能在六道中转凡为圣、转识成智,乃至令法界有情皆能明悟本心,这才是整体的「人生佛教」意涵。「转识成智」的关键在于能否「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些年来,人间佛法在世界各地带动社教、入世服务与灾难救援,提升道德伦理,为世所肯定,令人欢喜,可说是符合人性需求的善巧接引,如果可以关注生命从凡到圣的各个心性转化层面,开显出以空性的出离心、以悲愿心入世度众,那么生命就更趋近于解脱自由安稳,这才是将「人间佛教」淋漓尽致地实践。
依循佛陀的圆满教法,让我受用无尽,我愿在此供养自身的体会,提出四期次第的人生佛教观:
1. 阿含期
这是第一阶段的转换,重点是在戒、定的训练。佛陀的教法是生活的实践,佛陀走入群众,面对现实问题为徒众开示解惑,从基本生活教育的五戒十善、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助道、十二因缘,这是相当入世、生活化,接引向出世间的修行。
2. 般若期
般若期教育的转换,是透过禅修止观不二的训练,贯彻空性的体解,开显般若智慧,也就是生活禅的实践,用禅贯穿文字般若、观照般若、进入实相般若的法界圆明。禅是什么?就是放下,就是歇,就是「吃茶去」。禅就是一切,一切在独一里面,独一就是禅。
3. 法华期
法华期教育是落实菩提心、实践愿力。菩提心是妙宝,是成就无尽法界的种子,圆满一切众生的佛国净土。有了戒定慧的生活,才能贯彻菩提心,进而发起愿力度众,这才是菩萨道的真方便、真愿力的究竟佛智。「愿力」存在的价值就是让修行者持续不退转的力量,直至究竟成佛。
4. 华严期
华严期的教育是引领众生从多元相依存、和谐共生的生命实践。华严即是佛的证量,彻见八识田一切种子,证入重重无尽的法界,所以华严是活生生的、多重无尽的生命连结关系,我们要从佛的证量,去扩展至高生命的宇宙视野,也叫做如来藏,从生命实践中,了解地球是多元共生,所以叫「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华严期的视野就是宗教和谐、种族和谐、各类族群皆是互依互存,自然生态之间也是相互依存。所以要从多元和谐概念,让世界朝向和平共生的美好。从禅的观照回到心的实相,而能够心和平。从心和平看到华严共生的世界,所以世界和平;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圆融无碍世界。
总结而言,四期教育可以作为「人生佛教」的落实重点,实践太虚大师所期待:「人间改善、后世胜进、生死解脱、法界圆明」。我们从人的具体生命出发,由内到外、由个人而群体,转识成智、转凡成圣,延伸成多元和谐、相互依存的大圆满整存生命。在当代的弘法上,让我们更有方向感,能从「人间改善」的基础,转向「生命解脱」,达到「圆明法界」,这才真是新世纪「人间佛教」的贡献,也是人生佛教的圆满呈现。
感恩大家弘扬佛教的一切贡献与努力!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