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2日,新春初五接近年節圓滿的這天,每個人看起來都充滿喜悅,這個蛇年希望大家什麼都好,身體什麼都健康,最重要的是年年都是善業圓滿,諸事都順利,不要有任何不開心的事情,希望佛菩薩年年都給我們加持、關心,讓我們心想事成。
大年初三也是我們的新春迎財神法會。大家在今天迎財神,財神是我們給大家的一個祝福,讓大家共同發財,其實我們每年回來就是討個吉祥,讓我們今年能夠順心如意、所做皆辦,都能夠具足佛法。過年期間,大家來到廟裡有很多可以結善緣的地方,就像我們的福城,福城是善財童子出生的地方,大家做福城就可以累積很多的善緣,所以大家只要投資福城就等於是跟大家結善緣。
我們學佛不要中斷,要像菩薩一樣一直累積,從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一直這樣累積下來直至成佛。
當我們經過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修練過程,也就來到了菩薩道十地的修行。所謂「地」就是像地一樣的不動搖,登地以上的修練,這個空性的狀態就是非常穩固,我們的修行就是要這樣子,到登地以上才算慢慢有進步。
我們「愛與和平」的觀念緣起於佛法中的「華嚴世界」。華嚴世界就是宇宙,是佛陀在證悟以後,講述自我證量的境界。
靈鷲山龍樹EPL課程,很高興今年已經邁向第八屆了,來到龍樹學習的大家,每個人的使命都很堅定,也依循著龍樹教育中心的精神一起做弘法的志業,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把我們的生命願力貫徹到成佛。四期教育是我們學佛的層次,也是成佛的導航地圖,每一屆的學生所繼承的就是生命願力,讓龍樹菩提心的DNA都能歸納到「斷惡、修善、利益一切眾」,在這三個生命願力下,透過四期教育的引導,將生命投入到無盡的生命奉獻。
每一處的緣起就是成佛,菩薩道只要緣起的地方,我們就是發菩提心讓眾生成佛,所以有佛法,眾生就沒有苦。
學佛不能光說不練,每天要以修行法門和對應的成果,要一步步的去做、去磨練,雖然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就是因為有困難,我們的功夫才會成熟,才會有忍的功夫,有了忍的功夫才會有鞏固的力量。
2023 年 12 月 8 日開始,十七天的華嚴法會在年終一起來感受華嚴的莊嚴世界。《華嚴經》是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寶座上圓滿證悟無上正覺,在自內證的聖境裡開演了七處九會,從〈世主妙嚴品〉開始,都在顯示佛陀的智慧與果德,以及佛陀無盡莊嚴的境界。
2023年10月28日,等待了三年的靈鷲山榮董授證大會,在這一天隆重的舉行,看到每個人一家大小同時出席,感到溫馨與喜悅。
2023 年 8 月 19 日凌晨,靈鷲山水陸空大法會在桃園巨蛋體育館舉行內壇結界佛事。
聖山寺福城計劃第四期建設的上梁大典。感謝各位護持福城計劃的護法們與各位有緣之人的護持,讓我們的福城計劃工程能夠向前邁了一大步。福城是未來進行佛法教育的地方,有系統的將四期教育展現在這裡,讓我們能夠直達成佛之道。
我們靈鷲山所有的法會,都是要鞏固大家這份學習佛法的心,讓大家的生命就是佛法,佛法就是我們的生命,沒有佛法就沒有生命,我們要這樣子去體會佛法的難能可貴。
在華嚴法會即將圓滿之期,舉行上堂說法,為各地前來供僧的齋主說法
在華嚴經中,有一個很特別的修行法門,就是「華嚴字母」的誦持。
靈鷲山在每年歲末年終之際,以善緣及願力來共修《華嚴經》,邀請大家一同進入華嚴實修實證的果地。
靈鷲山的傳承就是「華嚴世界,人人成佛」,要把這份的禪與慈悲傳承下去。
靈鷲山全球榮譽董事會舉辦新科榮董授證大會,許多海外的榮董們特別回到台灣一起共襄盛舉
「阿含期」指的是佛陀在歷經六年苦行之後,終夜睹明星而徹悟之後,首次在人間開啟的法教。
幽冥戒是為六道群靈受持菩薩戒的重要時刻。「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破萬年愚」,戒是守護,也是學佛的根本,能夠受戒、持戒,才能得到戒的利益與功德,與諸佛菩薩連線,讓所有受束縛的生命,放下煩惱牽絆,開啟良善循環的新生命。
多年來沒有間斷過的朝聖團在佛國朝禮聖地、供養萬僧,讓僧人得以安住,讓佛法能夠利益群眾,正法久住,並祈禱讓世界的災難與戰爭得以消弭,地球平安!
2015年的華嚴法會在僧眾冬安居期間如理地在靈鷲山下院展開,在華嚴神聖的加被下,我們在這裡體驗了佛的法身的廣大空性、報身的光明智慧,以及千百億化身的慈悲遍照。
從2015年開始,我們在各地講堂陸續開設四期教育-阿含期初階的課程。在課程中,我們學習到四聖諦、八正道,學習如何用空觀無我的心看世間,這都是非常務實的修行法門。
學佛就是學找回自己的永恆,這個永恆就是我們的覺,也就是我們要去覺察、體會的。透過禪修好好的參「我的覺是什麼」,每人都有,每個人天天使用它,時時使用它,沒有一時一刻不是由它作主。我們想著煩惱,它就給我們煩惱,我們想著快樂,它就給我們快樂,心的如意寶,完全的呈現。
從戒的攝心,定的專一、離戲,般若的一味,到最後無修無證的佛果,四期教育的過程,就是要讓大家都能夠走上成佛的道路,這也是我們從2014年就要開始加強的教育內容,希望大家都要變成成佛的種子,都要變成傳播佛陀的法教的化身。
在修行的道路上,也許我們會進進退退,而願力則能夠防止我們退轉。願力也是窮人的點金棒,當我們下了一個大決心要為眾生做貢獻時,點金棒一點,處處都是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