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正確的信仰,就是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別人的信仰,我們只要有正確的信仰,就擁有正見的生命,讓我們在生活中不再迷惘,而能夠得到很大的收穫。
我們因為缺乏觀照,沒有察覺到生活種種變化的虛妄,執著外在環境,以為短暫、虛幻的快樂是永恆的,忽略執著帶給我們的無盡痛苦、創傷與得失。
有道心是因為有想要成就的心,成就是我們對釋迦佛的法教恆心不變,長長遠遠的推廣佛的法教,我們對佛法的心是不變的,生根紮根到永不退轉。
南傳阿含教法第一個要學習就是無我,一般生活中,在色相、名相中都是我們的見,因此我們就要從色相、名相裡面去找,看看那一個有我?
我們學佛不要中斷,要像菩薩一樣一直累積,從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一直這樣累積下來直至成佛。
當我們經過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修練過程,也就來到了菩薩道十地的修行。所謂「地」就是像地一樣的不動搖,登地以上的修練,這個空性的狀態就是非常穩固,我們的修行就是要這樣子,到登地以上才算慢慢有進步。
我們「愛與和平」的觀念緣起於佛法中的「華嚴世界」。華嚴世界就是宇宙,是佛陀在證悟以後,講述自我證量的境界。
靈鷲山龍樹EPL課程,很高興今年已經邁向第八屆了,來到龍樹學習的大家,每個人的使命都很堅定,也依循著龍樹教育中心的精神一起做弘法的志業,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把我們的生命願力貫徹到成佛。四期教育是我們學佛的層次,也是成佛的導航地圖,每一屆的學生所繼承的就是生命願力,讓龍樹菩提心的DNA都能歸納到「斷惡、修善、利益一切眾」,在這三個生命願力下,透過四期教育的引導,將生命投入到無盡的生命奉獻。
我們開辦冬季學校的目的,是希望通過研討和反思的方式,以「靈性」為核心,通過「尊重、包容、分享」的理念,讓大家看見當代生態問題並了解背後成因,建立倫理,善用科技,思考正確有效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大家都是優秀的靈性種子,經過課程的教導和薰陶,將來必能成為轉變地球生態危機的重要力量。
生命和平大學跟愛地球的生命教育,是為了推動多元共生、和平共存。
2023年12月2日,冬季學校課程圓滿閉幕,今年已經是第四屆了,感謝各位教授對學生的陪伴與指導,以及學生們努力學習與發表。
生命就是一個大學習,學習在多元裡面如何共生;所謂的佛法,就是大大的學習,是對生命的學習和了解。佛法的學習就是生命的學習,生命是多元共存的,我們如何學習生命的和平,讓生命和諧?這是佛法教導給我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與法要。
感恩中國佛教協會、中華宗教人文協會共同舉辦 “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以「共願同行,和合共生」作為研討核心,讓諸山長老和鴻儒大德齊聚一堂,為當代佛教的發展,以及面對當代全球問題,提供佛教可以做的奉獻和努力。
2024 年 9 月 30 日,我們今年一樣來到名古屋舉行第六屆觀音文化國際論壇。全球百八觀音文化總會的陳國寧會長,脩志學院的山元校長、我們的高岡法師、立川教授,還有周夏老師,以及現場一起參與這次論壇的學者專家、朝聖團的團員們,大家平安吉祥。
人的起心動念會影響事物發展,不信任的動機,就會造就不信任的流轉,與全球的惡性循環。因此,若要解決這時代宗教團體與人類危機,或者說宗教團體如何化解人類的危機,首先宗教團體要相互合作,啟發人心的良善動機,化解人類的信賴危機,進而拯救人類帶給地球的不平安。
對話讓我們看見他人的需要,而以他人需要與方式進行對話,不以自我本位來統一萬物,這是一種無我的尊重,也是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理念之一;有了無我的尊重之後,便能接受彼此之間的差異,包容每一個存在於世的族群,不傷害任一族群而彼此共生;最後則是能以慈悲一切眾生的心情,與在地球上的一切人、事、物和諧共生。
2025年9月22-24日,在水陸法會圓滿後,靈鷲山全體常住僧眾舉行了三天的「徒眾講習會」。
2025年9月17日,是水陸法會圓滿送聖的時刻。大家經過八天七夜的大共修,有沒有好好滋養自己的法身慧命,讓菩薩 DNA 更加鞏固不退轉?「水陸威德,無有窮極」整個水陸時空,就是修行學佛的無上道場,是快速成佛的保證班。
2025年9月15日,今天是水陸法會最重要的時刻——幽冥戒。感恩大家發心,參與這場感通天地、涵攝法界的水陸大普施。
2025年9月13日是我們水陸法會內壇結界的日子,感恩大家今晚的到來,為自己和六道群靈種下解脫成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