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觀念,我們的生活就會混亂、生煩惱,如何讓煩惱不生?唯有時刻不離佛法才能煩惱不生。所謂的佛法,就是在基礎上做到五戒十善,則能令煩惱減少。以小乘佛法來說,就是追求自己的清淨解脫,而大乘佛法則是慈悲入世,所以身為大乘佛弟子的我們,就要行菩薩道,以慈悲心生活、以慈悲心付出。
慈悲是菩薩道的主體,生活中如果沒有慈悲心就沒有福報,如果用計較心生活,就會讓福報跑掉;如果捨不得付出,就是把福報推開。六道輪迴中,只有人道才有機會培植福報;在餓鬼道中,沒有福報可以做,只有受飢渴痛苦的果報;在地獄道中,要受盡地獄折磨的痛苦,根本沒有機會去做福報;在畜生道中,因為愚癡也做不出任何善事;在天道中,天人福報太大、太快樂,根本沒有想到要做福報。
所以,人身難得今已得,人生在世就是要努力地增福報、增智慧,眾生就是我們的福慧泉源,付出不僅僅是為了別人,也是為了自己,我們做的點點滴滴、善善惡惡最後都是自己承受,因此,我們要把握這短暫的人生,播下好的種子,才能得到福與慧。
我們天天都在播種,剎那的心念就有九十個念頭,這些念頭有好的、有壞的,我們要如何導正這些好壞起伏的思想?就是要每天檢討、反省我們的行為、思想,讓我們的生命時時刻刻都是好的,都在累積善的福德因緣。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修行,而最究竟的修行就是在生活中覺悟,覺悟後就是淨土、就是極樂世界,所以,想要獲得極樂世界的境界,就要常行布施,自然我們就會有人緣,人緣有了,福報就有了,智慧也跟著來了,所以世間事並非俗事而是一大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