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寂靜?就是安靜無聲;什麼是聽寂靜?就是聽無聲之聲。我們這個法門叫做「耳根圓通」,根塵識,根就是沒有分別,塵就是現象,識就是分別,根也就是我們的耳朵,所以我們在聽寂靜的時候,是用耳根去聽,不是用耳識去聽。
禪修的時候,我們的心不要有執著、不要有罣礙,如果有的話,我們就觀照空性,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緣生緣滅,沒有一個東西是停留的;緣聚則生,緣滅就散,一切都是自己生起,自己滅去。我們的覺性自解脫,所以不要隨著境相產生各種的想法、念頭,迷失了覺性的無執無礙,要觀照覺性的無執無礙,在生起任何想法、念頭的時候,就是要觀照到本質。
所以我們是聽什麼?聽我們的覺性。我們安住於聽,就是安住於覺性。覺性是什麼?叫做無頭無尾,無形無相、不可取、不可得,本自具足,我們慢慢的熟練我們覺性的光明,無執的本性。因為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常常的慣於思考,慣於貪執,慣於貪瞋癡的流動,所以我們在禪修當中,就會生起這些慣性的東西。這些慣性的東西,從無始以來,在我們的八識田中儲藏很多的種子,這些種子進進退退,像微塵一樣的飄動流離,我們的心念也就這樣子的附著。
所以我們如何能夠用這個耳根圓通來照明這一切的空性,安住在無執的空性?就是要從聽,安靜的聽,靜靜的聽,放下一切的妄念執著。我們的心性是無作、無念、無住,所以當我們禪修的時候,最重要就是要無分別心,耳根是無分別的,它本身就沒什麼分別,只要我們安住在聽,不要刻意用識去分別。
分別就是隨著念頭流動而取捨,隨著現象的變化而執著,這樣子也就沒辦法解脫了。所謂的生死就是每一個念頭的流動,我們讓整個心念安住在空性,念頭就不會再流動,不生不滅就會呈現了。如果我們不能夠安住,慣於飄動、慣於漂浮,那我們就是永無止境的輪迴,只要跟著心念的慣性跑,那麼生死就無法了,也沒有辦法斷。所以我們要花時間在覺照心性上,聆聽寂靜、聆聽心性,就是清楚明白的聆聽一切的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