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要對生命要有個善業的導引,
要跟一切眾生和諧、結善緣,
在我們的生命裡面,
建構好的生命動力。
因為「有」,所以煩惱才會累積,所以我們要擁有「空」,不要擁有「有」。當我們有了「有」的感覺時,就要放下有,擁有無,生活就會比較自在。
本來面目是讓我們自由的,自由就是我們的心性是自由的,心是清楚的。
耕耘善緣就是做播種的事,播種一定要有愛心,沒有愛心種子就不會發芽。
我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回到覺性,回到覺性就是我們的覺會在性上,覺就是知曉、知道,覺就是清楚,清楚在空。
2024 年 3 月 25 日,我們與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一起前往中國國家博物館,將 30 件宋明時期的山西佛教文物致贈給大陸國家文物局,這也是兩岸佛教交流與文化傳承的一大進程。
2024 年 3 月 24 日,我們與「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一同前往北京中國佛學院進行兩場的人間佛教交流研討會。很高興兩岸的法師與學者大德齊聚一堂,共同對於佛教的教育以及數位化的發展進行討論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