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花生大士说,如果这一生我们不认识自己的心性,那么就是非常大的过失,这是非常惭愧的事,因为心性一直在那里,但是我们只把它当作现象来看,所以我们要用明空来看一切的现象,「明是报身,空是法身,化身是能显现」,一切现象都可以自由的显现在一切处。
我们观觉性、看觉性,觉性是没有东西的,在哪个地方都是一样的,这是我们要常常做的,才会把本来面目的功效、功能做到没有我、没有一切,这都是要从观觉性里去达到的。 没有观是不可能有修行的,只会是一个知识,知识是一种分别心、执着心,如果我们离开知识,那就不会有执着心,所以我们不要被诱惑产生分别执着,产生生命轮回。
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我们要先找这个心。所谓的明心,是看到自己的心,知道没有一个相是自己的心,没有一个相是属于自己,父母未生前我们没有一个结构体,所以我们的这个心不是结构体,涅槃妙心,无形无相。
我们在现象里贪染的任何执着都叫做愚痴,愚痴就是我们对事情贪染不放,这就是执着。
2025年2月17日,又到了我们每年春季的禅修关期,今年我们有从德国、奥地利回来闭关的弟子们,从国外回来这么遥远的路途实在很难得,希望大家在这次的禅修闭关能够有所领悟、有所明白,更能持之以恒长期的永续照顾我们的心性。
我们的本来面目清净无染,清清楚楚,毫不含糊,什么现象都没有。本来的觉性就是不生不灭的,本然如此,它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没有现象,让我们清楚所有的变化,又从这些变化里让我们知道它不是一个实体,无所从来,短暂的显现,不知不觉当中又消失了。
2024 年 9 月 11 日至 20 日,是灵鹫山僧众秋季的禅修关期。禅宗的「离语言文字」这样一个传承,也就是以心印心,直接的体会、直接的感受、直接心跟心清楚的相印,如同「佛陀拈花,迦叶微笑」一样,是最高的相印。
我们把心解剖以后,只剩下明与空,只有明空是我们要去认知清楚、觉察清楚,要专注在觉的清楚。
我们为什么要坐在这里? 这些奥地利、德国的弟子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要找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是我们要去找寻的? 如果我们不找寻,我们会在哪里?
现在我们每天禅修观照,来抓住这个心,但,心要如何抓?它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们必须用无所有的心,去抓这个动乱不安的心,让我们清楚的专注在觉的本质上。
2024 年 2 月 26 日开始,灵鹫山全体僧众进入四十九天的春季禅修闭关。 每年我们透过禅修观照内在的自性、内在的觉性,从观照来了知觉是什么、性是什么,觉就是我们清楚了知我们的心;性,了知觉是清楚的,清楚的本质是空的,所以「觉是清楚,性是空的」。
为了找到我们的根源,我们的本来面目,透过坐禅找心,找到这个心,安住这个心之后就是证悟这颗心。
每年的僧众禅修闭关是一个很好的福利,因为工作事务的繁琐,让我们没有办法保任自己的觉性,让我们的觉性清清楚楚的在当下。
是灵鹫山僧众的秋季禅修闭关,十天的关期虽然不像春季的二十一天那么扎实,但是不论闭关时间的长短,就是要把心管好、把心安住好,闭关就是管好我们的心、安住好我们的心。
我们在禅修中沉淀妄念,学习放下。经过禅修的洗涤,我们的心会放松、清楚,回到生活与工作,会有更全面的视野与心量。
有人说,禅修坐久了,一直在空性里会很无聊,不知道要做什么,事实上会无聊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缺乏慈悲心、缺乏爱心。我们在学习禅修时,要进入空性的快乐就是要有悲心,有了悲心就会产生怜悯心,当怜悯心产生之后,慈悲心就出现了。
现代人因为外在环境的干扰,累积种种内心的问题,造成忧郁症、躁郁症,甚至自杀,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心」出了问题,内心宁静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