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期教育是學習如何發菩提心,
如何讓菩提心不退轉,
如何長長遠遠願意做發心的工作,
如何遍學到一切都是智慧,
就是我們成就的佛國淨土。
我們的心怎麼樣才能「不沾鍋」?怎麼樣無所住而生其心?只有在禪修時,才能無所住生其心,才能不沾鍋,不沾染一切的煩惱與罣礙。
2015年5月21日起,靈鷲山的「四期教育」課程即將在台灣各地講堂展開。「四期教育」指的就是將浩瀚的佛法整理成阿含期、般若期、法華期及華嚴期,讓更多人能夠清楚、有次第的學習。
我們開啟了四期教育的體系,僧俗二眾共同信受奉行。出家僧眾更要能夠承先啟後,有更大的慈悲心與愛心來傳承佛法,利益廣大的眾生,以願力來落實推廣四期教育。
四期教育就是學佛之路,也是一套完整的佛陀教育學程,四期教育的成果就是佛果,從初果到四果的修道順序來說,可以證得了脫生死,然後進一步再用願力去成就佛果
結合佛陀的教法,整理出「四期教育」體系,三乘可以相互圓滿地修學,主旨在「接引」眾生來參與佛法修學,成就內羅漢、外菩薩,並體現於生活日用與歷年舉辦的各種活動之中,也就是說,讓他們有機會來修學「內羅漢」的禪定次第,與「外菩薩」慈悲度眾,兩者構成無盡解脫境界與和諧世間的良善循環。
在這樣變異詭譎令人不安的情況下,我們如何超越現象,活得更好?事實上,我們無法理清,也無法超越既有的知識,而混沌的現象就存在於是非、善惡、好壞的觀念之中,如果我們能不住於現象,那麼就可以獲得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