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修行就是觀照。觀照的力量強那我們就解脫,觀照的時間多那我們就會證果。觀照的時間少,煩惱的時間就多;因為正念生不起來,邪念就特別多,煩惱也就特別多。因為觀照到魔就成魔,所以我們當然是越觀照越邪啦!因此我們的觀照,它必須是正念、正思維的觀照。因為一切唯心造,自作自受的緣故。
再者,我們每個人在觀照,這是一種自受用的觀照——佛則不同,祂的觀照是自、他二利的受用——雖然也有他受用,但都是給別人苦惱的受用;別人跟你在一起實是苦不堪言的。為什麼?因為製造苦,我們觀照的東西都是貪瞋癡慢疑,所以怎麼能不苦?當然苦了。反之,卻常有人對我說:「師父,跟你在一起很快樂,不曉得是為什麼?」為什麼人家跟師父在一起時不苦呢?因為我沒有觀想貪瞋癡慢疑的緣故——不像你們很勤勞的觀這些,比我功力高多了!——我觀不出來那些東西,因為既然是苦,我為什麼要觀?
所以,生活中的道要怎麼修?就是在生活中努力的觀照。什麼是觀照?觀照就是思維、思維修。思維什麼呢?思維我們觀照的一切東西都是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能夠見相非相。平日教你們念《金剛經》、《心經》,結果沒多少人念。其實《心經》的內容就是觀照的方法,《金剛經》也是,也就是教我們達到不生不滅的方法。
這些東西如果你能夠拿到生活裡面去生活,就叫做觀照。因此我們觀照的時候,要觀照什麼?就是觀照這些東西、思維這些東西都是無常幻有的,所以我們的心就會脫離這些貪住,而不執不貪、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我們修禪的人所要具備的心。因為我們無法做到,常常是執著而不能無所住,所以我們就要多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