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了佛之後,我們要以樂觀、積極、正面的心來面對所有的緣;
以樂觀、積極、正面的態度來對應生活,
時時善念俱足、以願成佛的心來學習,
生生世世耕耘我們的善業與智慧。
我們要解脫這些心念所附屬的一切色、受、想、行、識,就是要照見五蘊皆空,如果我們只會口念「五蘊皆空」,而不知道怎麼「觀」五蘊,當然會因為五蘊而產生我執
我們修行的觀念是中道,不是喜歡善也不是喜歡惡,我們的選擇是:「心不住於一切」,不貪著任何因緣變化,出離這些因緣變化的事相,才叫做修行。
每個人都有習氣,習氣就像廁所的臭味,也像廚房的香味;聞到臭味的時候,如果對臭味很反感而開罵,就不是修行人了。我們要分解這個味道是怎麼發生的,而不是以喜歡或厭惡來對它。
「四給」要配合「五德」來做,我們的服務系統就會非常順暢。
在生活中有觀照,我們才會看到單純的自己,活得自在、灑脫;不觀照就看不到解脫的人、看不到單純的人、看不到沒有煩惱的人。
心的旅程是要無牽無掛、無念無著,對一切無相觀、無念想、無著行,讓每一時每一刻所發生的人事物都隨風而逝,而不貪著,這才叫做真正的修行,如實地實踐,就可以在生活中達到自在與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