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了佛之後,我們要以樂觀、積極、正面的心來面對所有的緣;
以樂觀、積極、正面的態度來對應生活,
時時善念俱足、以願成佛的心來學習,
生生世世耕耘我們的善業與智慧。
《慈悲三昧水懺》就是觀音菩薩的「楊枝淨水,遍灑三千」,灑下去就令人清涼。我們累劫以來與眾生結過太多的冤業,所以念《水懺》就是解碼過去的業、過去的恩怨,懺悔我們內心的記憶,這些記憶,都記在我們的潛意識裡。
只要正面、積極、樂觀,就能利益眾生,而且我們的善緣也就會具足,在我們周圍的眾生,都會成為我們的福田。
佛菩薩在哪裡?每一個人都是佛菩薩!
我們的生命都需要養份,你要活下去,愛心與慈悲就是活下去的養分。生命想要得到解脫,就要能悟透生命的循環
為何每年靈鷲山都要做這麼大的水陸空法會?因為水陸法會把我們這份幾千萬年來累積的記憶體,像石油、金礦一樣,埋藏在潛意識裡面不好的記憶懺除。
水陸法會是靈鷲山非常大、非常忙碌的法事,因為大家都從各地回到台灣參加水陸盛會,也是全體靈鷲人很興奮能聚在一起互動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