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了佛之後,我們要以樂觀、積極、正面的心來面對所有的緣;
以樂觀、積極、正面的態度來對應生活,
時時善念俱足、以願成佛的心來學習,
生生世世耕耘我們的善業與智慧。
靈鷲山三十幾年來的弘法,也以三乘做為我們的精神。因為三乘就是佛乘,各有特色、各有使命,不用彼此排斥,唯有三乘彼此接納,結合起來,教內才能夠團結,才能夠利益所有眾生,這也是佛教在這個時代下最重要的意義。
學佛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內證本來、一個是外行願力菩薩。
點燈能滅千年闇、增長無量智慧、積聚無量福德。像我每次出國,弟子們也會在靈鷲山為我點葫蘆燈,祈禱此行平安、一切順心圓滿;同樣的我有機會到每個聖地,也會為大家點燈祈福。
如何在臨終往生時,有好的靈性歸宿,如何才不懼怕?就是念佛。除了日常生活累積善行之外,我也鼓勵信徒平常一定要如實精進做修行定課,念佛、禪修、持大悲咒。
現代人只要一忙,工作壓力一重,脾氣大了,對不對?前幾天一位政府官員來山參訪,這位官員告訴我,他的同事們都說他不會發脾氣,我就問:「您如何不發脾氣 ?」
唯有學佛,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成佛,我們可以發菩提心。我們在起心動念當中,就是為了覺明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能夠發起這種善心、覺悟的心,來解脫一切的不自在的觀念、想法,讓我們能夠離相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