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了佛之後,我們要以樂觀、積極、正面的心來面對所有的緣;
以樂觀、積極、正面的態度來對應生活,
時時善念俱足、以願成佛的心來學習,
生生世世耕耘我們的善業與智慧。
什麼會發生這些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就是因為腦筋腦筋一直轉、一直轉,轉到筋疲力竭,疲乏以後就會轉不回來,變成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若用腦過度,休息時間不夠,就會轉不回來,所以一定要放鬆,調整心情和生活環境,怎麼調整?就是要放鬆,把腦部放鬆。怎麼放鬆呢?就是要常常跟大自然接觸,每天要做做平安禪!
從最初的開山以來,我一直秉持著一個精神,就是「正面、積極、樂觀、愛心、願力」,靈鷲人就是正面的想法,沒有消極、沒有負面的空間,我們只有積極,這就是靈鷲山的觀念
〈慈悲三昧水懺〉的緣起是因為悟達國師生起貪心和驕慢心,召引了果報現前,透過「懺法如水,無業不摧」的懺悔法門,跟過去累世的冤親債主解冤釋結的故事。
大家來到佛學院學習,首先要了解我們的宗風與願景。我們靈鷲山的宗風是「慈悲與禪」,願景是「華嚴世界」,就是希望能用「慈悲與禪」的精神來推動華嚴世界的實現。
人生在世,沒有一個人躲得過生老病死的苦,尤其在死亡的最後一刻,我們如何去面對?我們在臨終的時候,要學習放鬆、放下,最重要的是要感恩。
「真的有阿彌陀佛嗎?」「阿彌陀佛的世界在哪裡?」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到底答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