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了佛之後,我們要以樂觀、積極、正面的心來面對所有的緣;
以樂觀、積極、正面的態度來對應生活,
時時善念俱足、以願成佛的心來學習,
生生世世耕耘我們的善業與智慧。
我們要如何才能做到寧靜?我們要先寧靜自己的想法、資訊、貪婪,把心找回來,讓心寧靜下來、找回自身原點,心不外求,自然地安住在心,而非安住在一切的欲望、瞋恨與癡迷裡面。寧靜即在觀照自心,而非觀照外在一切的現象變化。寧靜以後,我們就能看到心的存在。
禪就是大愛,我們要讓佛光遍照一切處,讓一切處都是禪,所以只要是禪,沒有說我在哪裡、不在哪裡;禪,哪裡都在,也哪裡都不在。
我們說禪是什麼?禪就是為了要找回自我的靈性。什麼是靈性呢?靈性就是愛。圓滿就是不分彼此。愛如果自私,就會有很多阻礙。
念經不是有口無心地念,要好好體會。經就是路,是通往成就的路,也是佛說的經典,裡面教導我們為何要守規矩?如何守規矩?我們如果不守規矩,就會觸犯很多的煩惱。
一般人的業力就是業力,可是我們的業力裡面還有願力,因為一般人在快樂、順利的時候,不會去做很多行善的工作,而是專注在賺錢、儲蓄或一些數字的事情上。我們發願要常做利他的事情,所以我們生命的起落就不在業力的控制底下。業力是動態的,如果我們能夠一直將業力轉成願力時,我們就成功了。
大家跟靈鷲山有很好的緣,有清楚的方向、目標,知道自己走的就是願力、慈悲、觀音與禪的路,我們要一直走下去。大家要好好體會,在願力裡面尋回自己,做修行的工作。